查看原文
其他

京领说 | 车耳教授:国际交往中的待客之道

车耳 京领新国际 2020-02-04


在国际交往中免不了请客吃饭、去家里做客、结伴出游,这些都是增进了解和感情的交流,那么招待客人应该遵守什么规则,于是就有‘主随客便’还是‘客随主便’的问题,也是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愿不愿意坚持、能否坚持的问题。这个问题考验请客和做客双方的情商和忍耐力,表现得好双方皆大欢喜,表现不好则尽显尴尬,自己难受不说,让别人也不舒服。


京领首席专家

原中信集团驻欧洲首席代表、驻纽约总代表

原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博士后导师


主客之道,东西有别


比较一下做客习惯的话,东方人,比如说中国人相对含蓄,常常是不愿直接提要求,习惯于客随主便,比较拘束,给什么吃什么,不愿意吃的食物也不说,但最终会浪费在那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喜欢直来直去,想就是想、不想就是不想,基本上是主随客便,法国人则处在中间地带,既讲礼貌,原则性也没那么强。

 

究竟是客随主便还是主随客便,有个我家乡的例子比较有说服力。在很长时间里,东北人有句话叫‘杀鸡问且’(且是客人之意,第三声,字典没有这个字),也就是杀鸡问客之意,意思想招待来访的客人,问他‘杀一只鸡给你吃吧’。因为在以前食物匮乏年代,鸡在主人家都是比较值钱的,杀一个少一个。所以客人可能会说,‘不必不必,随便吃点就好’,有的主人顺水推舟就真的不杀鸡了。于是客气话说了,鸡也幸存。这种做法在东北被人议论甚至耻笑,因为它是一种不够大方的行为,如果诚心实意的话,哪有杀鸡前还问客人的道理!按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的理解,正常举动应该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母鸡杀了,直接上桌让客人享用。这叫客随主便,主人要尽显大方热情好客才有面子。而不能主随客便,他说不杀就不杀,如果对方仅仅是客气一下呢?尽管可能杀鸡之后,才知道客人是个素食者,或者说那家伙不喜食鸡,但那是母鸡已经不能复活,蛋没了鸡也没了,悔之晚矣。不过,相比我们这种待客心态,西方人总有‘杀鸡问且’习惯,问一下你想不想吃,你客气一下说不必了,他们就真的不杀。因为既然你已经说不,他们觉得强行杀鸡上桌反而是对你不尊重。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我在巴黎工作期间,经常被法国人杀鸡问且,之前因为固守自己东北人习惯,客气过,谦虚过,当然也吃亏过。本来刚去巴黎那几年是我们的黄金时代,因为来自中国大陆的投资公司只有我们一家,和我们合作的还是欧洲最古老投行,双方商业品牌都很响亮,因此请客吃饭这种事就很多。法国朋友约请之前习惯问我们想吃什么,哪类佳肴,甚至可以指定哪一家餐馆。为了不给对方添麻烦,不想让他们增加费用,我们经常选择平淡普通的,结果后来才发现原来他们有准备也有预算,又都是公款花钱,也希望借着请我吃饭同时他们自己也趁机享受一下,过于客气反而坏了他们的好事


就像上面例子似的,内心深处不仅是我想吃鸡,对方也想吃,还不用自己掏钱,何乐而不为?所以学会入乡随俗,揣摩对方心理是必要的。其实我对西餐尤其是法国菜一直情有独钟,也喜欢去不同餐馆变换口味。以后我明白了这个,只要知道对方公款请客,公对公业务,我就不客气。如果是私人关系请吃饭的话,我当让会挑那种物美价廉、又不用走远的餐馆,尽量不让对方破费,毕竟大家挣钱都不容易。

 


我在法国工作还好,意识到自己太谦逊了还可以改正。我们当时在美国的同事担任股东代表,那种董事长类似职位,领导几百号美国人,有一次去美国朋友家做客、饭前被主人问喝什么饮料,他客气了一下说谢谢啦先不用,结果美国人真没给他递来饮料,他在很长时间只好渴着和大家应酬,手里没有任何饭前象征性的东西,而其他所有美国人都在那里把酒言欢。之后他在多个场合下跟我们提及此事,作为对外交往的典型实例。多少年过去了,我们自己以为早就国际化了,实际上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外事接待,绝无小事


在巴黎工作期间经常接待国内各路人物,有一次接待的公司领导是经叔平老先生,曾任全国工商联主席,在国内工商界备受尊重,他当时以七十几岁高龄不讲法语,在巴黎乘坐地铁来回毫无困难,还自己一个人跑到我办公室,不让我去接,比起任何一个国内官员都平易近人。


吃饭闲聊时他说起自己一件和英国前首相希思的糗事,希思是撒切尔夫人之前的英国首相,对华友好,下台后经常往返北京,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大名鼎鼎,与我服务的中信集团关系密切、也和英文好的经老成为朋友。有一次夏天气温高、去英国访问的经老参加一个晚会前特意问希思是否需要西装领带,希思说你随便。于是本来不想冒汗的经老就顺着说那我就便装了,希思回答:没问题,我也和你一样便装。结果到了现场,经老发现所有人都是正装,还非常正式,只有他和希思是便装,显得特别扎眼,尽管希思首相具有骑士般精神义无反顾陪着,也倍感尴尬。几年后提起时,经老是让我这个年轻的海外代表不要视其为小事而不加以注意,因为对方评价你时常常从细节说起。


入乡随俗,随机应变


晚会和聚餐、以及吃吃喝喝都是非常普通的交流形式,既有社会风俗也有个人习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很重要,凡事从别人角度考虑也很重要。东方文化讲究前者而西方文化特别关注后者。这是群体化的需求和个性化的需求之间的关系。社会长期形成的风俗当然应该尊重,个人多年养成的习惯也要宽容。两者最好并行不悖、在宽容个人习惯上尊重社会风俗,而非一定要整齐划一,无论是个人之对群体还是群体之对个人。从这一点上看,无论我们文化中的客随主便还是西方文化中的主随客便都有各自的道理。这两种文明进化到今天发生碰撞时不好说彼此的优劣,各有千秋,但是你能注意到后者不会造成浪费。西方人即便在家里也不会硬塞给你不愿意要的东西,不会频频劝吃劝喝,不会比拼酒量,因此一般不会造成主客酩酊大醉的情景。

 


比如边吃边听讲演在今天是个常见的事,而同桌上可能碰到不同国家不同习俗的嘉宾。在国内,大家常常在一盘盘菜上来时还正襟危坐,一副神情贯注认真听讲的样子,眼看着一桌美味佳肴从热变凉,直到某一桌突然开吃,大家才如梦初醒般一起动筷。而在西方国家会议上,同样面对一盘食物,法国人会习惯性地先手撕面包放在嘴里,吃菜之前不忘了和旁边人打声招呼,建议一起吃,而美国人则会径自拿起刀叉边听边吃,虽然也是宾客,但在这种场合就跟主人一样,对他们说来无需有什么仪式般举动。中国人则一直把自己当成客人,但是始终也没有主人来招呼大家,所以最后还得主动一点,自己动筷。


以诚待客,浪费可耻


比如我们曾经习惯于用鱼翅、燕窝这些山珍海味招待贵宾,以为这才是待客之道,用我们审美眼光中最好的食物宴请远道而来的宾客,后来发现人家根本不领情,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客人,他们反而会抨击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如果遇到动物保护主义者则会拒吃,遭遇尴尬。既然人家可以招待我们国家领导吃街头汉堡、去小酒馆吃炸鱼薯条这种普通百姓家常菜,为什么我们还一次次以正式而盛大的国宴回请?

 


中国人讲的客随主便的本意是客人完全依随主人的方便或安排而行事,是一条传统的主客相处的潜规则,它体现了作为客人应有的气度和文明;西方人讲究的主随客便,则体现了其追求个性化的理念,尊重他人习惯,是另一种其待客之道。不管怎样,既然作为主人,应当尽量考虑到所请客人的需求和方便,而不是动不动就显示大国风范,奢侈而浪费,就像过去有钱人家来客人都要显摆一样,人家不想吃鸡却非得给人家杀鸡......。





本文为京领原创出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联系转载或商务合作请联系

电话:010-56269331微信:Kinglead-edu



京领排名

中国公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

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

中国国际学校竞争力排行榜

中国港股教育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榜

美股中概股教育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榜

京领传媒

京领说

京领专访

京领周刊

京领数据

京领研究

京领论坛

京领资源

专家学者资源库

海外大学资源库

海外中学资源库 

行业人才资源库

国际学校资源库

国内大学资源库

京领服务


企业教育咨询

政府教育规划

行业人才猎聘

高端留学咨询 

大学国际化办学

K12国际化学校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